Obsidian 全新的核心功能「Bases」無疑是其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,它讓我們終於可以在自由的筆記網路中,原生、高效地管理結構化數據。但除了抽象的概念,我們更關心的問題是: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Bases 究竟能用來做什麼?
忘掉那些關於理念的複雜討論吧。這篇文章將直接帶你進入七個具體的應用場景,展示如何利用 Bases 將你混亂的筆記,轉化為強大的個人化資料庫。我會提供每個場景建議的「屬性」(Properties) 和「視圖」(Views) 設定,讓你讀完就能立刻動手實踐。
1. 終極閱讀追蹤器 (Ultimate Reading Tracker)
痛點: 讀過的書、看過的文章散落在各處,想不起來作者是誰,也找不到當初的心得筆記。
Bases 解決方案: 為每一本書或文章建立一篇筆記,然後用一個 Base 將它們全部管理起來。
- 建議屬性:
- `type`: `Book` 或 `Article` (類型)
- `status`: `To-Read`, `Reading`, `Finished` (狀態)
- `rating`: `⭐️` 到 `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` (評分)
- `author`: `[[作者名]]` (作者,可連結到作者筆記)
- `genre`: `Science-Fiction`, `Productivity` (類型/標籤)
- `finish_date`: `YYYY-MM-DD` (完成日期)
- 建議視圖:
- 看板視圖 (Card View) - "我的書架": 以 `status` 為欄位,建立待讀、在讀、已讀的看板。
- 表格視圖 (Table View) - "年度五星推薦": 篩選出 `rating` 為五星且 `finish_date` 在今年的書籍。
2. 輕量級專案任務管理器 (Lightweight Project Manager)
痛點: 專案任務散落在每日筆記中,難以追蹤進度,重要事項容易遺漏。
Bases 解決方案: 將所有與任務相關的筆記匯總成一個動態的任務中心。
- 建議屬性:
- `type`: `Project` 或 `Task` (類型)
- `status`: `Todo`, `In-Progress`, `Done` (狀態)
- `priority`: `High`, `Medium`, `Low` (優先級)
- `due_date`: `YYYY-MM-DD` (截止日期)
- `project`: `[[專案名稱]]` (關聯專案)
- 建議視圖:
- 看板視圖 - "專案進度看板": 以 `status` 建立任務看板,一目了然。
- 表格視圖 - "高優先級任務": 篩選出 `priority` 為 High 且 `status` 不是 Done 的任務,並按 `due_date` 排序。
3. 個人化 CRM 系統 (Personal CRM)
痛點: 忘記上次和某個重要聯絡人聊了什麼,也忘了何時應該再次跟進。
Bases 解決方案: 為每個聯絡人建立檔案,用 Base 維護你的人際網路。
- 建議屬性:
- `company`: `[[公司名稱]]` (任職公司)
- `last_contact`: `YYYY-MM-DD` (上次聯繫日期)
- `follow_up`: `YYYY-MM-DD` (下次跟進日期)
- `tags`: `Friend`, `Work`, `Family` (關係標籤)
- 建議視圖:
- 表格視圖 - "本週需跟進": 篩選出 `follow_up` 日期在本週內的聯絡人。
- 看板視圖 - "人脈儀表板": 以 `tags` 分類,將不同圈子的聯絡人視覺化管理。
4. 影劇觀看清單 (Movie & TV Show Watchlist)
痛點: 想看的電影太多,看過的又很快忘記,精彩的影評無處安放。
Bases 解決方案: 打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 IMDb 資料庫。
- 建議屬性:
- `type`: `Movie` 或 `Series` (類型)
- `status`: `Watchlist`, `Watching`, `Watched` (狀態)
- `my_rating`: `⭐️` 到 `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` (我的評分)
- `genre`: `Sci-Fi`, `Comedy`, `Drama` (類型)
- `platform`: `Netflix`, `Disney+` (觀看平台)
- 建議視圖:
- 看板視圖 - "我的追劇看板": 以 `platform` 為欄位,看看每個平台有多少想看的。
- 卡片視圖 - "高分神作": 篩選 `my_rating` 為五星的影劇,並在卡片上顯示海報圖片。
5. 會議記錄中心 (Meeting Notes Hub)
痛點: 會議記錄散亂,無法快速找到某個專案的所有相關決策。
Bases 解決方案: 將所有會議記錄結構化,方便隨時回溯。
- 建議屬性:
- `meeting_date`: `YYYY-MM-DD` (會議日期)
- `project`: `[[專案名稱]]` (相關專案)
- `attendees`: `[[與會者A]]`, `[[與會者B]]` (與會者)
- `topic`: `Weekly Sync`, `Brainstorming` (會議主題)
- 建議視圖:
- 表格視圖 - "專案X的所有會議": 篩選出 `project` 為 `[[專案X]]` 的所有會議記錄,並按日期倒序排列。
6. 靈感與點子收集箱 (Idea Inbox)
痛點: 靈感一閃即逝,記錄下來的點子很快就被遺忘在筆記的海洋裡。
Bases 解決方案: 建立一個統一的靈感收集箱,並定期回顧。
- 建議屬性:
- `status`: `Inbox`, `Reviewing`, `Archived` (狀態)
- `tags`: `ArticleIdea`, `ProjectIdea`, `RandomThought` (點子類型)
- `created_date`: `YYYY-MM-DD` (創建日期)
- 建議視圖:
- 表格視圖 - "收件匣": 篩選出 `status` 為 `Inbox` 的所有新點子,用於每週回顧。
7. 個人食譜資料庫 (Recipe Database)
痛點: 收藏的食譜格式各異,想找一道「簡單的雞肉料理」時大海撈針。
Bases 解決方案: 將你喜歡的食譜全部筆記化、結構化。
- 建議屬性:
- `cuisine`: `Italian`, `Chinese`, `Mexican` (菜系)
- `main_ingredient`: `Chicken`, `Beef`, `Vegetable` (主要食材)
- `difficulty`: `Easy`, `Medium`, `Hard` (難度)
- `cooking_time`: `30` (烹飪時間,分鐘)
- 建議視圖:
- 卡片視圖 - "快速晚餐選擇": 篩選出 `cooking_time` 小於30分鐘且 `difficulty` 為 Easy 的食譜,卡片上放成品圖。
以上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。Bases 的真正威力在於它的靈活性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特需求,組合出無窮無盡的管理系統。它就像一套給予你極大自由的樂高積木,讓你可以在 Obsidian 這個充滿創造力的世界裡,親手搭建出屬於自己的秩序。現在,就從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場景開始,動手試試看吧!